校服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学生身份与集体荣誉感的象征。规范的校服管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,还能促进校园文明建设,营造平等、整洁的校园环境。为保障学生日常学习与活动的规范性,现对校服着装提出以下管理与要求:
一、校服着装规范要求
1、统一着装,整齐规范
学生在校期间(包括正常上课、集体活动、考试等)必须穿着学校统一配发的校服,不得私自混搭非校服衣物。
校服应保持整洁,无污渍、无破损,纽扣或拉链需完整闭合,不得随意裁剪、涂画或改造校服款式。
2、季节与场合适配
夏季:短袖校服上衣需扎入裤装或裙装内,下摆不得外露;裙装长度需在膝盖上下5厘米范围内。
冬季:可搭配校服外套或针织背心,不得在校服外叠加非校服类外衣(如羽绒服、夹克等),寒冷天气可将外套穿于校服内,但不得显露于外。
体育课:需更换统一运动校服及运动鞋,禁止穿凉鞋、皮鞋或拖鞋参与体育活动。
3、配饰与仪容要求
不得佩戴夸张首饰(如耳环、项链、手链等),发型需符合中学生形象标准(不染发、不烫发、不留怪异发型)。
鞋类以素色运动鞋或布鞋为主,禁止穿高跟鞋、厚底鞋或拖鞋进入教学区。
4、特殊情况处理
校服临时破损或遗失时,需向班主任报备并申请临时着装许可,替代衣物需尽量接近校服颜色与款式。
因身体原因(如过敏、受伤等)无法穿校服者,需提供医院证明并经德育处批准。
二、校服管理制度
1、日常监督与检查
学校成立由德育处、班主任及学生干部组成的督查小组,每日晨检及随机抽查学生着装情况。
对未按规定着装者,首次予以提醒教育,多次违规者通报批评并扣减班级量化考核分数。
2、家校协同管理
家长需配合学校监督学生日常校服穿戴,及时清洗、修补校服,避免因个人原因影响整体规范。
学校定期通过家长会或通知强调校服管理的重要性,共同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。
3、奖惩机制
对长期保持规范着装、维护校服整洁的学生或班级,给予“文明标兵”称号或集体表彰。
故意损坏校服、拒不整改者,需承担校服补购费用,并参与校园公益劳动。
三、校服规范的教育意义
1、培养集体责任感
统一校服消除学生间的攀比心理,强化“以校为荣”的归属感,促进学生关注集体形象而非个人差异。
2、塑造良好行为习惯
通过规范着装细节(如系纽扣、整理衣领),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细节,形成严谨自律的品格。
3、保障校园安全
校服便于识别校外人员,减少安全隐患;运动校服的设计也能确保学生活动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。
校服不仅是一件衣服,更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体现。希望全体学生自觉遵守校服着装规范,家长与教师共同督促,让整洁得体的校服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彰显新时代中学生的文明素养与青春风采。
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
2025.4